May 31, 2010
---------------------
Monday
>>>Welcome visitor, you're not logged in.
Login   Subscribe Now!
Home User Management About Us Chinese
  Bookmark   Download   Print
Search:  serch "Fabao" Window Font Size: Home PageHome PageHome Page
 
Yi Lijun v. Panjin Branch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case of bank card dispute)
伊立军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行银行卡纠纷案
【法宝引证码】
 
  

Yi Lijun v. Panjin Branch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case of bank card dispute)

 

伊立军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行银行卡纠纷案

[Judgment Abstract] [裁判摘要]
As a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engaged in financial business,  a bank is in the obviously dominant, advantageous position when providing deposit and other services for a natural person, while a natural person is in a comparatively disadvantaged, dominated position. Therefore, a bank employee shall strictly follow the work procedure and business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and perform the duty of care and risk warning as far as possible at the time of providing services for clients. 银行作为办理金融业务的专业机构,在为自然人办理储蓄等业务时,居于明显的、支配的优势地位,而自然人则处于相对的、被支配的弱势地位,故银行工作人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理应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和业务操作规范,尽到最大的注意和风险提示义务。
Full-text Omitted.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7)最高法民再174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伊立军。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宏伟,辽宁知然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郑廷江,辽宁千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行。
 负责人:郭文峰,该分行行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吴杰,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沈阳分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志刚,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沈阳分所律师。
 再审申请人伊立军因与被申请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行(以下简称工行盘锦分行)银行卡纠纷一案,不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辽民终50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7年4月14日作出(2017)最高法民申555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本案。再审申请人伊立军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宏伟、郑廷江,被申请人工行盘锦分行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志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伊立军申请再审称:1.关于2011年6月28日第二次开通网银的责任分担问题。二审判决认为,伊立军在第二次开通网银时已在申请书上签字确认,且没有向银行工作人员索要U盾,致使存款被转走,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故判令伊立军承担40%的次要责任,这一责任分担明显错误。一审法院委托辽宁九州司法鉴定所对伊立军在网银手续上的签名进行鉴定,《辽宁九州司法鉴定所文书鉴定意见书》(以下简称《鉴定意见书》)的结论是:开通申请书是伊立军签字,注销第一次网银申请书及交接确认书非伊立军本人签字。事实上,工行盘锦分行工作人员赵某曾要求伊立军在开立银行卡时在多份材料上签字,伊立军并不知道在开通网银申请书上签字。这从伊立军及多名被害人在公安机关的询问笔录即可看出,各被害储户均不知道赵某为其开通网上银行。而且如果真是伊立军申请开通的网银,工行盘锦分行就没有必要在注销第一次网银及领取U盾的交接确认书上伪造伊立军的签字,工行盘锦分行直接要求伊立军在该两份材料上签字即可。上述证据完全可以推定伊立军对于第二次开通网银并不知情。退一步讲,即便伊立军知道开通了网银,根据银行规定也应是柜员将U盾交给储户,而不是他人,将U盾交给储户是银行的责任。二审判决以伊立军没有向工作人员索要U盾为由,判令其承担40%的责任明显不当。本案应由工行盘锦分行承担全部责任,应向伊立军给付存款1449.847万元。即使伊立军有责任,40%的承担比例也严重过高,对伊立军明显不公。2.关于利息标准问题。伊立军主张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二审法院认为本案系活期存款,应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伊立军认为,在公安机关2012年4月通知伊立军银行卡内的钱已被转走且将伊立军的银行卡收走的情况下,伊立军即已无法提出存款,现经二审认定工行盘锦分行存在过错并判令工行盘锦分行给付存款。因此,工行盘锦分行应自2012年4月后按贷款利率向伊立军支付利息。3.关于赵某是否涉嫌犯罪及法院是否应将案涉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的问题。从伊立军提交的公安机关对李某、赵某及多名被害人询问笔录均可看出,被骗储户并不知道赵某擅自为其开通网银,而李某和赵某则承认是李某让赵某为被害人开通网银并将U盾交给李某的事实。赵某明显是实施共同犯罪。《鉴定意见书》则进一步证明了上述事实。关于赵某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公安机关及检察院虽曾以证据不足予以释放和撤回起诉,但《鉴定意见书》系撤回起诉后出现的新证据,足以影响对赵某是否构成犯罪的定性,因此法院应将上述线索及材料报送公安机关。综上,二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一审、二审判决,依法判令工行盘锦分行向伊立军给付存款1449.847万元及利息,本案诉讼费用由工行盘锦分行承担。
 工行盘锦分行辩称:1.二审关于开通网银责任承担问题认定正确。首先,2011年6月28日电子银行业务申请书上申请人签名处的签字经过司法鉴定,确认为伊立军本人笔迹。申请书上有明确的标记“您已开通网银,并领取U盾……”。伊立军签字确认证明其已阅读该提示,但伊立军没有向工行盘锦分行工作人员索要U盾。其次,伊立军两次到工行盘锦分行开户,均是本人持有效身份证亲自到场办理的,伊立军对于个人有效证件及信息未尽到合理保护及注意义务,也是导致案涉存款被转走的原因之一,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故二审对案涉存款被转走的责任划分比例正确。2.工行盘锦分行工作人员赵某没有犯罪事实,不应将案件材料移交公安机关。3.工行盘锦分行不应支付伊立军贷款利息。双方之间是银行卡存储关系,伊立军开立的是活期卡。该笔存款被李某支取,工行盘锦分行没有实际占有、使用,同样是该刑事案件的受害方,而李某已被追究刑事责任。故伊立军主张工行盘锦分行按贷款利率支付利息,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综上,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驳回伊立军的再审请求。
 伊立军向辽宁省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工行盘锦分行向伊立军支付存款本金1450万元及利息(自存款之日起至判决给付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定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
 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1年4月份,伊立军经人介绍认识李某,李某伙同刑事案件被告人周某等人以给付高额利息为诱饵,编造工商银行回报高额利息吸纳储户存款、工商银行有投资项目需要吸纳资金的虚假事实,骗取伊立军的信任,授意伊立军在工行盘锦分行盘山支行××路储蓄所开立账户。伊立军于2011年4月26日15时44分在××路储蓄所开户(账号为07×××××即卡号为62×××××),该账户于当日15时50分被开通网银(该网银储户签名并非伊立军本人所签,而且工行盘锦分行称没有领取U盾手续)。当日伊立军向该账户内存入400万元人民币,2011年5月13日,伊立军向该账户内存入200万元人民币,共计存入600万元人民币,该账户内的600万元存款自2011年4月26日至2011年5月14日通过网银转出599.901万元,余额601.07元。伊立军又于2011年6月28日10时55分在××路储蓄所开户(账号07×××××,卡号为62×××××)。该账户于当日11时7分被开通网银,但伊立军仅在开通网银的《中国工商银行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上签了字,并未签字领取U盾。(伊立军开户之前,原网银被注销,注销手续上的签名也不是伊立军本人所签,该手续上“卡丢失注销网银”几个字系工行盘锦分行负责为伊立军办理开户业务的柜员赵某承认是其所写)。伊立军于2011年6月28日至2011年11月11日期间先后九次向该账户内存入共计850万元人民币,通过网银共计转出849.946万元,余额256.12元。伊立军在同一储蓄所开立两个账户共计存入人民币1450万元。伊立军于2011年4月26日和2011年6月28日开立的均是活期储蓄存款账户。李某以网上银行转账或支付的方式将伊立军的存款取走共计1449.847万元。李某共计向伊立军支付“利息”310万元。伊立军在工行盘锦分行处开立账户时李某是工行盘锦分行的工作人员,后被工行盘锦分行解除劳动关系。伊立军、工行盘锦分行对开通网银时是谁将U盾交给李某说法不一。一审法院对伊立军和赵某分别作了询问笔录,赵某称:“有客户把U盾落在柜台的情况,我给过李某三四次。李某说客户和他说好了,把U盾落这了,让李某来取,我就给他了。”一审法院询问李某,李某称,“伊立军的网上银行是我让赵某开通的,开通网上银行后U盾是赵某给我的。”一审、二审法院认定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李某的诈骗犯罪其中包括伊立军存款被骗部分。但刑事判决中关于U盾是怎么到赵某手没有认定。庭审时经伊立军对工行盘锦分行提供的伊立军办理网银手续上的签名进行辨认,伊立军称均不是其本人所签,因此,伊立军申请要求笔迹鉴定。经一审法院委托辽宁九州司法鉴定所对伊立军在网银手续上的签名进行鉴定,鉴定意见确认:2011年4月26日的《中国工商银行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中(开通网银),“申请人签名”处的“伊立军”签名笔迹和2011年6月28日的《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个人客户变更(注销)事项申请表》中,“签名”处的“伊立军”签名笔迹及2011年6月28日的《中国工商银行交接确认书》中(U盾交接),“接收人1签章”处的“伊立军”签名笔迹不是伊立军签名笔迹;2011年6月26日的《中国工商银行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中(开通网银),“申请人签名”处的“伊立军”签名笔迹是伊立军签名笔迹。
 一审法院判决:一、工行盘锦分行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给付伊立军存款人民币1139.847万元(1449.847万元-310万元)的60%即683.9082万元,并按中国工商银行同期同类活期存款利率支付上述存款利息(其中:400万元从2011年4月26日起计息,199.901万元从2011年5月13日起计息,840072元从2011年11月11日起计息,至判决确定的给付之日止)。如工行盘锦分行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驳回伊立军的其他诉讼请求。
 工行盘锦分行不服一审判决,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审法院)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驳回伊立军的诉讼请求;2.伊立军承担涉诉费用。伊立军不服一审判决,向二审法院上诉请求:1.依法撤销一审判决,予以改判;2.判令工行盘锦分行向伊立军给付存款1449.847万元及利息;3.本案诉讼费用由工行盘锦分行承担。
 二审法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二审法院另查明,李某原系工行盘锦分行工作人员,2011年7月20日,被工行盘锦分行解除劳动合同关系。2014年12月19日,辽宁省盘山县人民法院认定李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李某不服上诉,辽宁省盘锦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一审判决。该两审刑事判决书查明: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被告人李某的提议下,其伙同被告人周某以给付高额利息为诱饵,或编造工商银行回报高额利息吸纳储户存款、工商银行有投资项目需要吸纳资金的虚假事实,或虚构李某系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行或盘山支行工作人员的身份,自行或通过中间人联系,骗取被害人信任,授意被害人将资金存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盘锦盘隆支行及××路储蓄所,被告人李某再采取网上银行转账、银行柜台转账、现金支取、网上支付的方式将被害人的存款取走,并与被告人周某将所获赃款挥霍。……2011年4月份,被告人李某骗取被害人伊立军的信任,授意伊立军在××路储蓄所开立账户,于2011年4月26日至11月11日期间存入共计1450万元。李某以网上银行转账或支付的方式将伊立军的存款取走1449.847万元。还查明:伊立军于2011年6月28日在工行盘锦分行下属的××路储蓄所开户后,自开户日起至2011年11月11日先后九次向该账户内存款共计850万元,分别为:开户当日存入100万元、6月29日存入200万元、7月6日存入100万元、7月27日存入150万元、8月8日存入50万元、8月26日存入200万元、11月11日存入50万元。
 ......



Dear visitor,you are attempting to view a subscription-based section of lawinfochina.com. If you are already a subscriber, please login to enjoy access to our databases . If you are not a subscriber, please subscribe . Should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contact us at:
+86 (10) 8268-9699 or +86 (10) 8266-8266 (ext. 153)
Mobile: +86 133-1157-0713
Fax: +86 (10) 8266-8268
database@chinalawinfo.com


 


您好:您现在要进入的是北大法律英文网会员专区,如您是我们英文用户可直接 登录,进入会员专区查询您所需要的信息;如您还不是我们 的英文用户,请注册并交纳相应费用成为我们的英文会员 。如有问题请来电咨询;
Tel: +86 (10) 82689699, +86 (10) 82668266 ext. 153
Mobile: +86 13311570713
Fax: +86 (10) 82668268
E-mail: database@chinalawinfo.com


     
     
【法宝引证码】        北大法宝www.lawinfochina.com
Message: Please kindly comment on the present translation.
Confirmation Code:
Click image to reset code!
 
  Translations are by lawinfochina.com, and we retain exclusive copyright over content found on our website except for content we publish as authorized by respective copyright owners or content that is publicly available from government sourc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gal systems, and cultur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law are for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Please use the official Chinese-language versions as the final authority. lawinfochina.com and its staff will not b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iable for use of materials found on this website.

We welcome your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ssist us in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ur materials.
 
Home | Products and Services | FAQ | Disclaimer | Chinese | Site Map
©2012 Chinalawinfo Co., Ltd.    database@chinalawinfo.com  Tel: +86 (10) 8268-9699  京ICP证010230-8